高考赶上大姨妈 避孕药推迟经期很恐怖
导语:六月份是高考季节,又是度假的好时机,而却恰好遇上经期,是否真的有必要吃避孕药来改变生理周期?吃避孕药可能给身体带来哪些副作用?对那些不想通过药物人为干扰生理周期的女生来说,又有哪些做法可以缓解经期的不适,尽量将例假对紧急事件的影响降到最小呢?
近日,很多女性在讨论是否可以服用避孕药推迟经期的问题,有网友认为偶尔吃一次避孕药对身体影响不大;但也有网友担心,通过药物人为地改变生理周期可能给身体造成损害;甚至有网友以“过来人”的身份表示,自己当年就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服用了避孕药,结果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避孕药为什么可以推迟月经?
我们需要了解,女性每次月经刚结束时,子宫内膜开始修复,并在雌激素的影响下逐渐成长增厚,这是增殖期。待排卵后孕激素的分泌量急剧增加,子宫内膜不仅继续增厚而且还要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充分的生理准备,这是分泌期。如果受孕,雌孕激素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以维持妊娠。如果没有受精卵的到来,卵巢分泌的内源性雌、孕激素将大大减少。
而子宫内膜之所以能生长完全依赖于激素,一旦失去激素的支持,它们便会脱落并排出体外,并将伴有出血,这便是经血。如果在没有受孕的情况下人为地给女性补充外源性性激素、特别是孕激素的话,子宫内膜就会继续保持相当的厚度而不脱落,这样月经期自然就会推迟了。
避孕药或引起头晕、倦怠、水肿
使用外源性性激素推迟经期的方法存有一些弊病:其一,初服这些激素时往往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同样会干扰服用者的心情。其二,如果用药不当未达预期效果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其三,若过早提前用药,又有用药剂量过大的问题。
专家表示,对大部分普通女生而言,为了考试或者旅游出行而吃避孕药推迟经期的做法其实“并不必要”。她表示,有些女孩可能有比较明显的经前期综合征,或是月经量较多、痛经很厉害,确实可能影响到考试或者出行,这部分女孩可以考虑选择服用避孕药来推迟例假,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药物,避孕药同样可能给人体带来副作用。
“现在市面上的避孕药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短效避孕药,另一种是紧急避孕药。相对而言,短效避孕药的副作用比较小,但它同样可能引起身体的不适。”
专家解释说,短效避孕药因含少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经前期综合征的作用,也能够使女孩来例假的时间推迟或提前。“有些人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倦怠等不适,如果出现这种反应,反而对考试更不利。”此外,一些人在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后,还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皮疹、色素沉着等情况。
“虽然现在的口服短效避孕药剂量很小,但同样的药物,有些人即便是服用很小的剂量也可能不耐受,而有些人则可能服用较大剂量都没有反应。”专家说。
青春期女孩勿长期服用避孕药
由于服用避孕药后的副作用可能因人而异,专家建议女性如果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推迟或提前经期,最好不要到事件来了临时再吃,“最好提前试试,看看自己是否耐受。”她表示,短效避孕药通常需要连续吃21天,中间不能漏服。服药后经期天数可能变少,月经量也可能较少。
如果仅仅想推迟或提前经期,而不需要缓解经前期综合征,也可以服用黄体酮,“一般来说,可以在来月经前的8天左右开始服用黄体酮,停药后五六天例假就会来。”她表示,黄体酮胶囊的孕激素含量可能比短效避孕药所含的孕激素量稍大一些,但前者不包含雌激素。
虽然偶尔服用一两次激素可能不会有很大副作用,但除非有医学必要,青春期女孩最好不要长期使用。专家解释说,处在生育期的女性可以通过长期吃短效口服避孕药来避孕,但处在青春期的女孩生殖内分泌轴并没有发育完善,反复使用激素可能使原来体内自发的生殖内分泌轴发生改变,因此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建议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