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网络新词汇总 元芳体/屌丝/杜甫很忙
舌尖体:“舌尖上的XX”红到发腻
起源于央视很红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而衍生出了一种“舌尖体”的网络文体,具体表现为舌尖上的……、舌尖上的XXX。
2012年4月-6月,这个语体达到顶峰热值。各地、各界纷纷推出了各自版本的舌尖上的XX,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传媒大学、舌尖上的成都、舌尖上的深圳……
进入2012年7月,舌尖体开始慢慢淡出网络和人们视线,有人预测舌尖体会正式退出网络语市场,但是又有人反驳《舌尖2》正在抓紧拍摄,舌尖体很可能会蓄势重返网络。
无聊体:“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刘先生”最无聊
2012年7月18日,刘先生好红!这位当日出现在《南方都市报》惠州读本,看两位女子吵架吵了一小时的刘先生尽管声称“活了42年,没见过比他们更无聊的人”,殊不知自己却成为无聊之极的调侃对象。
大批无聊体段子在暑假风起云涌,人人都在比着无聊至极,可开学了,9月了,刘先生就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人们对无聊体也终于觉得无聊了。
那些年体:“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
严肃地说,这个语体经历过红到发紫,紫到发黑。它始于20 12年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火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X X”泛滥引用至各个领域,包括电影、电视、美食和书籍等。进入4月,那些年体已呈现下滑趋势,至今那些年体已成为人们口中嚼过的口香糖,无味还有一点恶心。除非你反着用,还略有趣味,比如,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
元芳体:“元芳,你怎么看”被过度消费
元芳体具体表现为,元芳,你怎么看?其句式多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元芳体的疑问。来源于《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仁杰的口头禅正是,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元芳体真的是莫名其妙地红,莫名其妙地被讨厌。2012年9月-10月,元芳体突然红了,各种媒体都引用元芳体作为标题或结尾。一个词被过度消费会导致两个结果,要么长存,要么消亡。显然,元芳体属于后者。
石头体:“凑齐7颗心形石头,就能呼唤神兽”
20 12年9月,艺人李晨分别赠送妈妈、女友、前任、女性好朋友和同事相似款式的心形石头而被网友嘲笑,“你是批发石头的吗?”、“我也有一颗心形石头”、“凑齐七颗心形石头,就能呼唤神兽了”、“攒人品,凑石头”,网友们纷纷拿心形石头开涮,每条微博和段子都要缀以“石头”话题。民众的八卦热情向来都不持久,只是短短一个半月,心形石头就成为一个老梗了。
甄嬛体:说人话!然后世界就正常了
一部古装剧若能够影响大众的说话之道,哪怕只有区区数月,也是极大的成功。没错,这就是电视剧《后宫甄嬛传》里白话文言文夹杂的甄嬛体。用这个体说话造句,一度是网民每天最大的乐趣。5月3日,随着《后宫甄嬛传》收视率飙升,甄嬛体也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说话方式。从天涯到微博到豆瓣到淘宝,都一片本宫本宫,全民穿越就是这么回事,流行了几个月,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大吼一声:“说人话!”然后世界又正常了。
高晓松体:高晓松声援舒淇,顺便发明一种文体
今年微博娱乐的大事件中,舒淇被网友揭裸照往事而被逼退出新浪微博应该能进前十名。因为这事,不少名人都力挺舒淇,其中高晓松就发了一条微博力数艺人工作的辛酸,结尾为一句“看在曾带给大家片刻欢娱,能否值回些人间温暖?谢谢”。本来想煽情,没想到网友坚硬的神经不为所动,反而各行各业都模仿高晓松体自述辛酸。从记者、作家到老师、程序员、公关、地产销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纸荒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