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 画作扇中情
时间:2019-07-10 11:31:58 瑰丽网_乐活频道 阅读:
折扇,又名 “摺叠扇”、“聚头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二十六卷说“今吴中摺扇,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为怀袖雅物。”
古时,折扇除了作为引风纳凉之物,还是人们挂在时代腰间的奢侈品。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周遭充斥着各类电子产品,依靠折扇引风纳凉的机会并不多。然而近几年因“国风”文化重新流行,折扇又被大众重新拾起。
小编近期喜爱的一把折扇,是由《北京中轴繁景图》这幅长卷为基础,开发的艺术衍生品折扇。扇子以乌竹为扇骨,宣纸为扇面,扇面上为北京天安门端门。小编有幸采访到这幅长卷《北京中轴繁景图》及其艺术衍生品折扇的创作人闫龙,得知其画作是以北京中轴线为背景,以《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手法及方式表现当下的北京。历时3年,长17米,宽28公分(《清明上河图》的宽度尺寸)的工笔淡彩界画,由艺术家亲自制作,传统装裱工艺装帧,并配以樟木包装。
从祥和的永定门内大街到大栅栏步行街繁华的变奏、从天安门马拉松运动的人群到56个民族在广场的载歌载舞、从景山后街的美好生活到鼓楼的各型小店。图中的3600个人物、300多辆汽车,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物,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北京故事。
在画作创作完成后,开发其艺术衍生品折扇,闫龙希望在抒发创作者情怀的同时,可以将拥有文化底蕴之事,转换成现代人随手可用之物。
在这个必然会遗忘折扇的时代,折扇被重新拾起,已脱离其扇风的本意,而演变成抒发情感或是传递文化的东西,闫龙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北京中轴繁景图》,同时可以繁荣文化创意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瑰丽网对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电话010-52887150),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