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闫龙:一份情怀 一份执着
利落的短发、简单素色的衣着,低调、简单、沉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闫龙时他给我的印象。其实我很好奇,艺术家,要么拥有飘逸的长发,要么留着标志性的胡须,要么在穿衣打扮上格外注重,而闫龙却多了一份儒雅学士的底蕴。在我对闫龙说出自己疑惑的时候,他只是浅浅的笑着向我解释到:“可能是因为我教师的身份吧,平时的衣着就是像今天这样的,喜欢简简单单的风格,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要求。”虽然在自己的穿衣打扮上,要求简单,但面对自己喜欢且热爱的事业,闫龙却拥有着不同寻常的执着。
从小热爱绘画的他,1979年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专心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及雕塑。83年毕业后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做设计,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于是在1985年,带着青春的梦想与期待,执着的他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系统学习西方绘画及理论,学习不同流派的绘画技巧。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因为所学很杂所以教的也很杂,除了教授素描、色彩、书法篆刻,还要教授广告工程学。
可以将自己喜爱之事,变成自己事业的人,少之又少,闫龙就是其中一位。热爱绘画的他,希望以自己所擅长之事,为后人留下一幅不朽之作。于是,他把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锁定自己的生长之地——北京,以北京中轴线为实景,将五六月份春意盎然的北京呈现在画作之上,画面分为四个章节,依次为鼓楼、故宫、天安门到前门、前门到永定门,画中人物三千多个,能够认出品牌的各式汽车三百多辆。作品以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为基础,以散点透视法结合西方绘画焦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中现代化车辆的表现方式吸收了现代工业效果图的表现手段,在艺术创作上融汇古今,合璧中西。
这幅画作命名为《北京中轴繁景图》,闫龙希望通过这幅作品,展现出当下整个北京生活状态,让更多的人看到古都北京的风貌,更希望让人们感受到新北京的生机盎然。